![]() |

不分餐的危害
中國是乙肝、胃癌等腸胃疾病高發(fā)病率國家之一,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研究表明,許多致病微生物,可通過唾液污染勺子、筷子,進(jìn)而污染食物,最終將疾病傳播給共同就餐的人群。分餐享用美食,使用公筷、公勺,既能避免浪費(fèi),控制能量攝入,還能有效防止疾病傳播。處理得當(dāng),絲毫不會使情意減分。


什么是分餐制
分餐制是中國本土文化,其源頭可上溯至史前,是指把主食和菜肴通過使用公勺、公筷分配到不同用餐者的餐具中,用餐者以個人專用餐具進(jìn)食的用餐方式。
公筷、公勺是指公用的筷子和勺子。進(jìn)餐時,將公筷、公勺放在菜盤上,每個人都用公筷、公勺來盛、夾食物,用自己的筷子或勺子吃飯。即“公筷(勺)夾菜,私筷(勺)進(jìn)食”。


如何分餐
在餐廳:公筷公勺應(yīng)與個人使用的餐具有所區(qū)分,如根據(jù)顏色、長短、形狀或材質(zhì)等進(jìn)行識別;上桌的每道菜、湯都應(yīng)配備分餐餐具,做到一菜一勺或一菜一筷;火鍋或必須在餐桌熟制的菜品,應(yīng)提供“生料專用公筷”。

在食堂:間隔距離排隊就餐;打好飯菜后隔位就餐;不交頭接耳,吃好飯后馬上離開;不扎堆。

在家中:每個家庭成員有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且外形或顏色上容易辨別;把做好的飯菜直接分到家庭成員的盤子、碗里面,大家只是圍坐在桌子上一起吃飯;每個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和勺子吃飯,在每個菜盤、盆、鍋等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每個人都用公勺公筷夾、盛食物。

往期推薦
上一篇:巧用餐盤享健康
下一篇:誰知盤中餐 粒粒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