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具有發(fā)病率高、傳播快、所有人群均易感的特點。北方省份每年冬春季都會發(fā)生一次流感的季節(jié)性流行,一般于11月開始,12月底1月初達到高峰,3月份消退,部分年度流感流行高峰可能推遲。今年全球新冠疫情流行態(tài)勢仍將持續(xù),今冬明春可能會出現新冠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情況。
流感和感冒,傻傻分不清!
流感以發(fā)熱和咳嗽為主,體溫一般在38℃~40℃,常見流涕、鼻塞、畏寒、頭痛、頭暈、全身酸痛、乏力等癥狀,病程平均7天左右,但咳嗽及疲倦也可能持續(xù)2周或更長,兒童發(fā)熱概率往往高于成年人。孕婦、嬰幼兒、老年人和慢性基礎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后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和死亡的風險較高。
普通感冒大多數為病毒感染,少部分為細菌所致,以鼻咽部癥狀為主,主要表現為清水樣鼻涕,也有咳嗽、咽干、咽癢等,病程較短(平均5天左右),而且發(fā)熱、畏寒、肌肉酸痛等全身癥狀較輕。

別怕,流感可預防!

一般性預防措施包括:
最重要的是: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


哪些人更加應該去接種流感疫苗?
原則上,接種服務單位應為≥6月齡所有愿意接種流感疫苗且無禁忌證的人提供接種服務。
結合今年新冠疫情形勢,為盡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對新冠疫情防控的影響,《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1-2022)》推薦按照優(yōu)先順序對重點和高風險人群進行接種:
1.醫(yī)務人員,包括臨床救治人員、公共衛(wèi)生人員、衛(wèi)生檢疫人員等;
2.大型活動參加人員和保障人員;
3.養(yǎng)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
4.重點場所人群,如托幼機構、中小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監(jiān)所機構的在押人員及工作人員等;
5.其他流感高風險人群,包括60歲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齡-5歲兒童、慢性病患者、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以及孕婦或準備在流感季節(jié)懷孕的女性。


敲黑板,劃重點!
1.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的接種間隔應大于14天。
2.我省流感疫苗仍屬于非免疫規(guī)劃類疫苗,實行自愿、自費接種。
3.流感疫苗接種的最佳黃金時期是9~10月,以保證在流感高發(fā)季節(jié)前獲得免疫保護(通常接種流感疫苗后需要兩周到四周的時間能產生有效的免疫力);對10月底前未接種的對象,在整個流行季節(jié)都可以接種,均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4.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株都不同于往年,人體對接種流感疫苗后獲得的免疫力也會隨時間衰減,所以每年均需接種新的流感疫苗。每年的流感疫苗都應該趕在流感季節(jié)來臨之前接種,不必等到間隔滿1年。
上一篇:科學防疫快樂中秋 | 中秋假期出行指南
下一篇:小豚鼠,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