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月18日23時59分,我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發(fā)生6.2級地震。地震突發(fā)性強,只有掌握正確、科學的避震方法,才能盡可能將損失和傷害降至最低!“震時就地避險,震后迅速撤離”,是應急避震的基本準則!

室內(nèi)遇到地震怎么辦?

在室內(nèi)遇到地震時,應盡量待在室內(nèi),保持平衡,不要慌忙跑向戶外,或轉移到室內(nèi)其他位置。應迅速躲在桌子等堅固的家具下面,或用坐墊、枕頭等物品保護好頭部,直到震動停止。地震結束后迅速撤離,前往安全區(qū)域。
室內(nèi)避震要點:
01
近水不近火
保持冷靜,快速判斷自己所處位置和震動狀況,就近躲避在廚房衛(wèi)生間等小開間房屋內(nèi),近水不近火;伏而待定,保護頭頸部。
02
遠離墜落物
不要站在窗邊和陽臺上,以免被墜落物體傷害;若在教室或圖書館,遠離書架,躲避在書桌下方,雙手抓緊桌腿。
03
不乘電梯不戀物
在晃動停止并確認戶外安全后方可離開房間,不要乘坐電梯、跳樓或破窗而出,要選擇步行下樓,撤離時要遮擋頭部以免墜落物帶來傷害。

公共場所遇到地震怎么辦?

01
地震時在教室
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絕不能亂跑或者跳樓;地震后,有組織地撤離教室,到就近的開闊地帶避險。
02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地
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皮包等物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03
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地
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nèi)墻角處就地蹲下,注意保護頭部;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序撤離。

開車時遇到地震怎么辦?

如果開車時遇到地震,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快將車停下。不要將車停在樹木、高架橋、建筑、高壓電纜、十字路口下面或旁邊。在晃動結束前待在車里,車體足以保護我們遠離大多落物傷害。地震徹底結束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沿途注意躲開損毀的路段、橋梁等。

戶外遇到地震怎么辦?

戶外遇到地震時,應留在原地,觀察周圍情況,不要在馬路和公園里大范圍移動奔跑。遠離可能有落物的地方,如山體、路燈、建筑等,有一些建筑雖然是防震的,仍要小心上面掉落標牌、燈具等。
戶外避震要點:
01
盡快到開闊地帶
02
遠離高大建筑物
03
遠離墜落物

遇到地震時這幾個錯誤動作不能有!

01
錯誤一:發(fā)生地震馬上
往戶外逃
如果室內(nèi)避震條件和建筑質量較好,應首選室內(nèi)避震。
地震發(fā)生在瞬時,人在出入或離開建筑物時,被砸傷的概率較大;屋頂?shù)拇u瓦、廣告牌、玻璃墻等也都有倒塌的危險;住在高層的人如果都同時往外逃,容易發(fā)生混亂,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同時還要注意,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充溢。要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無論在什么場合,擁擠中不但不能脫離險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傷。
02
錯誤二:躲入衣柜等家具里
大衣柜雖然結實,但是重心太高容易傾斜,而且人一旦到柜子里就會視野受阻,四肢受到束縛,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還不利于被救。
02
錯誤三:趴在地上或者躺著
地震時最好的保護姿勢是:
雙手護頭、曲身側臥(保護脊椎)
地震發(fā)生時躺臥或趴著的姿勢都是很危險的,這樣會使身體的平面面積加大,被廢墟等物體擊中的幾率比站著時要大五倍,而且躺臥也不利于身體的靈活活動。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枕頭、被褥等頂在頭上以保護頭頸部;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眼睛;條件允許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溫馨提示:
手機地震預警功能非常重要,在緊急時刻,提前幾秒鐘的預警,都是緊急避險的寶貴時間。建議您打開手機地震預警功能。

文字來源:應急管理部、甘肅地震局、南京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