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丙肝?
丙型肝炎(簡稱丙肝)是一種因感染丙肝病毒而導致的以肝臟損害為主的傳染性疾病,主要通過血液、性接觸和母嬰途徑傳播。
○丙肝檢測要早做!
提倡在孕前保健服務中加入丙肝抗體篩查,如果抗體檢測結果陽性需要進一步做丙肝病毒核糖核酸(簡稱丙肝核酸)檢測,只有丙肝核酸檢測陽性才能確診為丙肝患者。
○丙肝的傳播風險,你知道嗎?
丙肝病毒通過母嬰途徑傳播時,丙肝抗體陽性母親將丙肝病毒傳播給新生兒的危險性約2%,若母親在分娩時丙肝核酸陽性,則傳播的風險可高達4%—7%;合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時,傳播的危險性增至20%。
○如何預防丙肝?
目前丙肝還缺乏有效的預防性疫苗。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預防丙肝:拒絕毒品,不共用注射器靜脈注射毒品;不與他人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個人用品;不與他人共用紋身、穿刺等工具;合理安全用血,杜絕非法采、供血;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輸血和使用血制品;拒絕發(fā)生不安全性行為。
○面對丙肝,孕期需要注意什么?
妊娠前
丙肝病毒可通過胎盤或者在分娩過程感染新生兒,因此育齡期備孕女性要進行丙肝抗體篩查,如抗體陽性,則應進一步檢測丙肝核酸,如果核酸陽性,應及時接受抗病毒治療,治愈后再考慮懷孕。
妊娠期間
已治愈或妊娠期間發(fā)現丙肝感染的孕婦,應定期產檢、復查肝腎功能;如果丙肝核酸為陽性,應避免羊膜腔穿刺和其他侵入性胎兒檢測,盡量縮短分娩時間,保證胎盤的完整性,減少新生兒暴露于母親血液和體液的機會,盡量避免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需要治療的丙肝母親,建議分娩并停止哺乳后再進行抗病毒治療。
寶寶檢測
新生兒如在母親分娩時發(fā)生丙肝病毒感染,在出生1—2周以后,可在血清中檢測到丙肝核酸,6個月后復查丙肝核酸仍為陽性者,可確診為慢性丙肝病毒感染。
寶寶治療
如果寶寶確診為丙肝感染,媽媽們也不要過于擔心,一般兒童感染時間相對較短,疾病進展緩慢。目前,3歲以下兒童尚無推薦的抗病毒治療方案。丙肝防治指南建議3歲及以上兒童及青少年可以使用直接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具體治療事宜請去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并咨詢專業(yè)醫(yī)生。

來源:
中國疾控中心
北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校對:
樊琳琳
審核:
陳發(fā)青
上一篇:同樣是肝炎——甲乙丙丁戊哪里不一樣?
下一篇:認識丙肝危害,提高防控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