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八個節(jié)氣,也是夏季的第二個節(jié)氣。小滿節(jié)氣處在春夏相交之際,它既有春天萬物生發(fā)的特點,又有夏天多雨酷熱的特點。此時,陽氣開始充實,達到“小滿”的狀態(tài),生活起居要注意護心養(yǎng)陽。
小滿后,天氣由暖變熱,降水逐漸增多。飲食方面,需遵循“小滿食苦,一夏不苦”的原則,適食苦味食物,以及鮮味蔬果。
{ 小滿養(yǎng)生“三宜” }
食苦

苦味菜勝在“入心經而降心火,去心火而神自安”,吃些“苦頭”可以瀉火解暑,健脾開胃,增加食欲,促進消化。
建議:可以適量吃些具有清熱、通便、開胃作用的苦味蔬菜,如苦菜、苦瓜、萵筍等。
補水

小滿開始,人體水分消耗較多,多種微量元素也隨汗水排出。單純靠喝水不足以彌補機體需求,因此要選擇多元的補水方法。
建議:俗語說“小滿見三鮮”,三鮮指“黃瓜、蒜薹、櫻桃”。應季果蔬富含維生素和礦物元素,不僅能補充人體的水分,還可補充微量元素。
祛濕

小滿是“濕”的開始。此時,濕氣打入人體內部“潛伏”,等到暑熱正盛時,暑、濕內外呼應,易引發(fā)各種疾病,如風濕、腳氣、水腫等。
建議:脾主運化水濕,脾胃功能好,就能祛除多余的濕氣。可以多吃些健脾、利濕的食物,如紅小豆、絲瓜、山藥等,減少腸胃負擔。
{ 小滿養(yǎng)生“三忌” }
辛辣

夏季夜晚活動增加,易產生內熱,引起便秘、口腔潰瘍、咽痛等上火癥狀。應少吃辛辣食物,防止內熱與外熱交加。
貪涼

夏季氣溫不斷升高,人們往往喜愛用冷飲消暑降溫。冷飲過量會導致腹痛、腹瀉等病癥,飲食方面要注意避免過量進食生冷食物。
心焦

小滿時節(jié),人們易感到焦躁不安。此時,要注意調適心情,保持精神愉快,避免抑郁、焦慮、生氣等情緒。
{ 小滿養(yǎng)生小技巧 }
運動不過汗

小滿時期濕熱氣候明顯,適當出汗有降低體溫、排出濕氣的作用。
但出汗除濕應有度,一旦汗出過度反而會使氣隨汗泄,耗損了人體元氣。
所以,夏季運動需要把握好尺度,不宜在高溫悶熱的環(huán)境下鍛煉,運動強度也不宜過大,以運動后身體不感明顯疲乏、氣短為度。
濕衣馬上換

小滿時節(jié)濕熱較重,出汗較多,皮膚潮濕,容易引發(fā)濕疹、體癬、瘡癤等各類皮膚病。
勤洗換衣,保持皮膚清潔;家中床單被褥、沙發(fā)外套經常換洗,更有助于預防皮膚疾患。
摩腹健運脾胃

暑濕多夾雜為患,易阻中焦,出現腹脹、納差、大便不爽等中焦不暢癥狀,建議多揉腹。
操作時雙手疊加,稍帶一點力度,圍繞肚臍,順時針按揉50~100次/日,可于散步時同時進行,邊走邊按,待有肛門排氣為佳。
夜臥早起

小滿位于初夏仲夏之間,總的養(yǎng)生原則還是要遵循《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夏三月的明訓——“夜臥早起”。
為彌補睡眠不足,中午可以花10~20分鐘打個盹。由于夏季主心,所以更要注意調節(jié)情緒,做到護心、保心、養(yǎng)心、安神。
小滿養(yǎng)生“三宜”:
食苦
補水
祛濕
小滿養(yǎng)生“三忌”:
辛辣
貪涼
心焦
小滿養(yǎng)生小技巧:
①運動不過汗。
②濕衣馬上換。
③摩腹健運脾胃。
④夜臥早起。

文字來源:
中國中醫(yī)
健康報
校對:
樊琳琳
審核:
陳發(f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