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血壓病是一種會導致心、腦、腎等器官損壞的且最為常見的慢性疾病。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的高血壓病患者已經(jīng)達到3.3億。事實上,高血壓病的發(fā)病人群已經(jīng)有年輕化趨勢,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中青年群體中高血壓患病率的快速增長主要與現(xiàn)代生活方式有關。因此,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養(yǎng)成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對于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病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血壓的危害

(一)對心臟造成損傷。患者長期高血壓會對心臟產(chǎn)生很大影響,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有20%到30%的高血壓患者有左心室肥厚、擴大的情況,有50%心肌梗死和高血壓有關系;且高血壓還會增加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患病風險。
(二)對大腦造成損傷。高血壓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腦卒中、短暫性的腦缺血等,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70%的腦卒中和高血壓存在關聯(lián),且腦卒中也是導致血管性癡呆的重要原因。
(三)對腎臟造成損傷。若患者長期存在高血壓,會導致腎小球的壓力增高,若高血壓持續(xù)存在10~15年,腎小球就會受損害,腎的微小動脈就會出現(xiàn)病變,造成腎功能的減退或者發(fā)展成腎衰竭。若單純性高血壓持續(xù)存在15年,42%的患者會發(fā)生腎損害。
(四)對眼睛造成損傷。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78%的高血壓患者都會出現(xiàn)眼底的病變,高血壓會造成患者視力的下降,若嚴重化還會造成失明發(fā)生。
中醫(yī)對高血壓的認識
中醫(yī)學中無高血壓病名的記載,根據(jù)其臨床表現(xiàn),高血壓病可歸屬中醫(yī)學“眩暈”“ 頭痛”等病證的范疇。
高血壓的中醫(yī)病因病機
高血壓病的中醫(yī)預防與保健

健康成年人每天鹽的攝入量不宜超過6克,其中包括通過醬油、咸菜、味精等調味品攝入鹽的量。
含糖高的食品主要是米、面、糕點等。建議主食要粗細搭配,如玉米、小米、豆類、蕎麥、薯類等。最好不吃或少吃油餅、油條、炸糕、奶油蛋糕、巧克力、奶類雪糕等。
生活中要限制家畜肉類(尤其是肥肉)、動物油脂(如豬油)、奶油糕點、棕櫚油等高脂肪和蛋類制品、蛋黃、動物內臟、魚子及雞皮、鴨皮等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每天不超過250克新鮮牛奶或酸奶。每天肉類控制在75克以內,主要是瘦肉,如豬、牛、羊、雞、鴨等禽類肉食。
酒也屬于“辛”類食物,對于嗜酒如命的市民,專家建議男性每天飲酒精不超過30克,即葡萄酒小于100-150毫升,比如2至3兩;或啤酒小于250-500毫升,比如半斤到1斤;或白酒小于25-50毫升,約0.5至1兩。女性則減半量,孕婦不飲酒。不提倡飲高度烈性酒。
苦味食物主要是苦麥菜、芹菜、芥菜、苦瓜、咖啡等。苦能清熱,氣候炎熱的地區(qū),適當吃些有苦味的蔬菜是有好處的,可以清肝火、心火。不過,苦味畢竟寒涼,過食則損傷脾胃,導致食欲不振、腹痛或腹瀉等,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1、宜多食含鉀的食物。如黃豆、小豆、番茄、西葫蘆、芹菜、鮮蘑菇及各種綠葉蔬菜;水果有橘子、蘋果、香蕉、梨、獼猴桃、柿子、菠蘿、核桃、西瓜等。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的飲食中,應該多食用這些蔬果,因為它們富含的鉀能緩沖我們日常攝入的鈉,可以防止血壓的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每日食用的新鮮蔬菜應不少于8兩,水果的攝入量應為2至4兩。
2、宜要多攝入低蛋白飲食,最好是大豆蛋白這樣的的植物蛋白,能防止腦卒中的發(fā)生。如果患者在患有高血壓的同時,還患有腎功不全,則要限制蛋白質的飲食攝入。
3、宜多食高鈣食物。美國醫(yī)學專家認為,高血壓患者每天堅持食入高鈣食物,能使2/3左右的人受到明顯的降壓效果。含鈣的食物很多,如奶制品、豆制品、芝麻醬、蝦皮、海帶、骨頭湯、黑木耳、核桃、沙丁魚、雞蛋等均含鈣豐富。
4、宜適當增加海產(chǎn)品的攝入量。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多使用如海帶、紫菜、海魚等海產(chǎn)品。海魚,可以幫助患者降低血漿中的膽固醇,延長其血小板的凝聚,進而可以抑制血栓的形成,防止患者出現(xiàn)中風。此外海魚中含有較多的亞油酸,可增加微血管的彈性,進而防止血管破裂,對防止高血壓并發(fā)癥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