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8日是第28個全國高血壓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健康體重,理想血壓”。

全球高血壓報告顯示,1990—2019年全球高血壓患者人數增加了1倍,由6.5億人增至13億人。在高血壓患者快速增長的過程中,超重、肥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有科學研究表明,高達80%的原發(fā)性高血壓病主要是由于超重導致的,而每減重10kg,血壓可以下降5~20mmHg。所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將2025年全國高血壓日宣傳主題定為“健康體重,理想血壓”,旨在向公眾推廣健康的生活方式,宣傳保持健康體重對預防、治療高血壓具有重要的作用。

1.肥胖是機體長期處于正熱量平衡,導致多余能量以脂肪形式儲存,聚集的脂肪組織壓迫腎及腎血管,影響小動脈壁擴張,導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以及心率上升等引起血壓升高。
2.肥胖還可能導致脂肪病性慢性腎病,這不僅是高血壓的一個常見原因,也是高血壓未控制的一個常見并發(fā)癥。
3.肥胖增加了血管內壁和血管周圍脂肪組織的體積,這可能導致內皮功能障礙,引起炎癥、血管舒張阻力增加、血流受損和動脈僵硬,這些因素均可能導致高血壓。
4.肥胖常引起胰島素抵抗和胰腺胰島素分泌增加。高胰島素血癥和胰島素抵抗可能會增加鈉的潴留,增加體液量并增加交感神經系統(tǒng)活動,從而引起血壓升高。
5.肥胖與社會心理壓力之間存在雙向關系,壓力可能導致肥胖,而肥胖也可能增加壓力。急性精神壓力可能通過增加交感神經反應和兒茶酚胺釋放來加快心率、增加心輸出量、引起血管收縮和血壓升高。
1.控制體重、腰圍
體重和腰圍超標都可導致血壓升高。建議控制體重和腰圍在正常范圍(BMI<24kg/㎡,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

2.生活方式干預
健康飲食有助于保持健康體重及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控制。日常飲食應堅持食物攝入多樣、合理搭配,增加富含鉀和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攝入,增加全谷物、豆類等粗雜糧及優(yōu)質蛋白質攝入,減少飽和脂肪酸攝入,少吃甜食及含糖飲品。
運動可降低交感神經活性、緩解緊張情緒、減輕體重、降低血壓。研究顯示,長期堅持中等強度運動可使血壓下降5~7mmHg。建議根據自身條件進行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騎自行車),每次至少30分鐘,每周5~7次。同時可以適當進行抗阻(肌肉力量)訓練、柔韌性拉伸訓練等。

3.戒煙戒酒:吸煙(包括電子煙)、大量飲酒不僅直接引起血壓升高,也可以通過導致人體超重、肥胖而引起血壓升高。所以,建議日常生活中戒煙、戒酒,避免被動吸煙。
4.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平衡對于預防和控制高血壓非常重要。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避免負面情緒,必要時積極接受心理干預。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緩解壓力,調節(jié)情緒,如聽音樂、閱讀、旅游等。
5.充足睡眠:我們要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每天保證7~8小時的睡眠時間。盡量保持固定的起床和睡覺時間,讓身體形成規(guī)律的生物鐘,對于保持健康體重和預防血壓升高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溫馨提醒:這些標準和建議適用于一般人群,具體情況可能會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如有需要,請咨詢專業(yè)醫(yī)療人員獲取個性化指導,維護好您的身體健康。

撰稿:高佩媛
校對:周煜皓
審核:何愛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