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奶豆添營養(yǎng),少油更健康
各“油”千秋

超市貨架上
花生油
葵花籽油
玉米油
大豆油
豬油
黃油......
讓人眼花繚亂
選擇困難
到底哪種油更健康?
我們該如何選購呢?

根據(jù)用途選分級
一、二級食用油具有無味、色淺、炒菜油煙少、低溫不易凝固等特點,同時純度較高,雜質(zhì)含量少。適合高溫度的烹調(diào),如爆炒、油煎、干炸等,但精煉過程中去掉了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如維生素E、胡蘿卜素等;

三、四級食用油精煉程度較低,只經(jīng)過簡單的脫膠、脫酸等程序處理,其色澤較深,烹調(diào)過程中油煙較大,雜質(zhì)含量也較高,但卻保留了部分胡蘿卜素、維生素E等營養(yǎng)物質(zhì),較適宜燉菜、做湯等。
可以“偷懶”選擇調(diào)和油
每一種油都有自己的特點,無論在脂肪酸組成上還是營養(yǎng)成分方面都有所欠缺。為了營養(yǎng)均衡,在日常生活中建議大家適當調(diào)換不同種類的食用油。也可直接選擇調(diào)和油。
調(diào)和油是由脂肪酸比例不同的植物油脂搭配而成,除作為烹調(diào)、煎炸用油外,還可以作為人造奶油、起酥油、蛋黃醬及各種調(diào)味油的原料油。富含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類胡蘿卜素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具有抗氧化、抑制癌細胞增殖、提高免疫力、降低血脂和膽固醇的作用。
“壓榨” “浸出”要認清
壓榨油和浸出油屬于不同的加工方式,壓榨油顧名思義是“物理壓榨法”,安全、衛(wèi)生、營養(yǎng)和原汁原味,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但價格較高。浸出油是“化學浸出”,出油率高、成本低、價格相對便宜。要認準正規(guī)廠家品牌,產(chǎn)品質(zhì)量才有保障。
認準“油酸”選好油
油酸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氧化、降低膽固醇、降血脂的作用,有利于心腦血管健康,是評定食用油品質(zhì)的重要標志之一。因此被稱為營養(yǎng)界的“安全脂肪酸”,油酸含量在75%以上的食用油被認定為“高油酸油”,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動物”“植物”按需選
我們平時的食用油可分為植物油和動物油。
常見的植物油包括: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欖油等;
常見的動物油包括:豬油、牛油、奶油等。
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在于,植物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較高,動物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攝入過多飽和脂肪酸可能增加血液中膽固醇含量,老年人、肥胖和心腦血管病患者不宜食用,一般人群也不要食用過量,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患病風險;
選擇植物油還是動物油,還要看個人日常膳食組成。如果平時吃豬肉、牛肉、羊肉比較多,建議烹調(diào)油盡量選擇植物油;如果平時素食比較多,也可以適量使用動物油烹飪。

特別需要注意
要減少加工零食和油炸香脆食品攝入,常溫保存的“脆”和“起酥”食品如薯條、土豆片、餅干、蛋糕、加工肉制品,可能由棕櫚油等制作。棕櫚油的飽和脂肪比動物油還高,接近或超過 80%。《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日常飽和脂肪酸攝入量應控制在總脂肪攝入量的10%以下。

綜合以上幾點
我們很認真的提醒大家
慧選食用油,為健康助力!

撰稿:
張睿
校對:
周煜皓
審核:
陳發(f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