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眾多水果當(dāng)中,西梅是為數(shù)不多的和“排便”能直接掛鉤的水果,名聲都打敗了香蕉。
更是有不少商家推出“西梅汁”,據(jù)說會面臨“一瀉千里”的情況。
每天吃西梅對身體有什么影響?一起來看看吧!

快速閱讀本文內(nèi)容,可至底部查看!
01


西梅,別看名字里帶有“梅”字,其實人家屬于李子的一種。
新鮮的西梅學(xué)名為歐洲李,是由櫻桃李和黑刺李自然雜交的后代,也被稱為西洋李,原產(chǎn)于西亞和歐洲,在我國新疆也廣泛種植。
新鮮的西梅膳食纖維含量不是很高,有數(shù)據(jù)顯示只有1.5克/100克,還沒有蘋果的總膳食纖維高。但西梅干的膳食纖維很高,為7.1克/100克,某些西梅干吃1顆就能攝入2.4克膳食纖維。
西梅的鉀含量還不錯,每100克新鮮西梅含有155毫克的鉀,是蘋果的近2倍,對控血壓有幫助。
含有綠原酸、花青素、原花青素等多酚類物質(zhì),其中西梅的綠原酸含量很豐富,被認(rèn)為是自然界中綠原酸最豐富的來源之一。
正因為富含多酚類化合物,這讓西梅具有抗氧化性,其抗氧化活力是櫻桃的2倍,蘋果的2~3倍,橘子的3倍,葡萄的6倍,可以幫助我們清除體內(nèi)多余的自由基。
至于西梅的維生素C,含量很低,只有1.4克/100克,不同品種的西梅會有差異。別太指望吃它補充維生素C哦!
02


豐富的膳食纖維是促進(jìn)排便的關(guān)鍵,而新鮮的西梅膳食纖維含量并不是很豐富,那它憑啥會成為“推糞王”呢?
答案就在于:它含有山梨糖醇和木糖醇。
木糖醇可以促進(jìn)胃排空和降低腸道通過時間;而山梨糖醇存在于很多水果當(dāng)中,具有滲透作用,可以增加糞便的含水量,刺激胃腸蠕動,促進(jìn)排便,改變腸道菌群。一般一次性吃到5克左右就會有腹部不適的反應(yīng),10克以上便會導(dǎo)致腹瀉。

新鮮的西梅山梨糖醇的含量為5.4克/100 克,如果只吃兩三個小西梅并不會腹瀉,理論上如果一次吃上100克才可能會腹部不適,吃上200克才可能會腹瀉。
這僅僅是新鮮的西梅,有的小伙伴更喜歡吃西梅干,它的山梨糖醇含量可就更高了,達(dá)到了14.7克/100克,吃上五六顆就可能會讓你跑廁所,對于胃腸功能欠佳,本身就容易腹瀉的人,一定得少吃。
另外,西梅中的多酚可能會起到輔助促進(jìn)排便的作用。

03


胃腸不好、容易腹瀉的人、急慢性腸胃炎患者要少吃西梅;經(jīng)常便干、便秘的人,可以相對多吃些。
部分女性經(jīng)期容易腹痛、腹瀉,所以月經(jīng)前要少吃或不吃西梅,以免加重腹瀉和腹部不適感。
西梅的膳食纖維含量不是很高,每100克新鮮西梅只有1.5克膳食纖維,但鉀含量不錯,每100克新鮮西梅含有155毫克的鉀,是蘋果的兩倍。另外還含有綠原酸、花青素、原花青素等多酚類物質(zhì),讓西梅具有抗氧化性。
西梅通便的原因,是其含有豐富的山梨糖醇和木糖醇。刺激胃腸蠕動,促進(jìn)排便,改變腸道菌群。一般一次性吃到5克左右就會有腹部不適的反應(yīng),10克以上便會導(dǎo)致腹瀉。
胃腸不好、容易腹瀉的人、部分月經(jīng)期腸胃較弱的女性、急慢性腸胃炎患者要少吃西梅。

來源:
科普中國
生命時報
校對:
劉蓉茸
審核:
陳發(fā)青
上一篇:夏季美食享不停,食物中毒要小心
下一篇:預(yù)防菜豆中毒,這些事情你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