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冷空氣會影響心血管病高發(fā)

在季節(jié)轉換、冷空氣活動頻繁的時候,心血管疾病高發(fā),主要與氣溫低、運動少、吃得多、常感染這四個因素有關。
當天氣寒冷時,人體的毛細血管收縮、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導致心臟的工作壓力增大,進而誘發(fā)心絞痛或者心肌梗死。由于氣溫降低,很多人喜歡宅在家里,活動減少,再加上天冷時人們往往喜歡攝入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可使膽固醇水平升高,進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體質差的老年人在氣溫降低時常常合并感冒、流感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也容易誘發(fā)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
可見,氣溫變化,尤其是寒冷刺激,可導致血壓升高,并引發(fā)多種心血管疾病或使原有疾病急性加重。所以溫度降低時,冠心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以及老年人群,都要重視心血管疾病的預防。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應對寒冷的考驗

心血管疾病患者應注意以下五個方面:
根據(jù)氣溫和自我感覺適當增減衣物。
季節(jié)變換時,大家出門時不妨多帶一件外套。
飲食不要過于滋補。
大家都聽過“貼秋膘”的說法,但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高鹽、高脂飲食無異于疾病進展的“加速器”。在飲食上,患者應做到葷素搭配,以低鹽、低脂飲食為宜。
適度運動。
適度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在季節(jié)變換時,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要停止運動。即使在家里不出門,大家也要盡量減少久坐。運動應量力而行,避免在清晨、晚上視野不清或霧霾天氣時進行戶外運動。
及時接種流感疫苗。
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每年接種流感疫苗,避免重癥流感及其引發(fā)的心血管事件。
加強疾病自我管理。
心血管疾病是慢性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是保持病情穩(wěn)定的“不二法寶”。患者應做好指標監(jiān)測,如自測血壓、血糖,心衰患者還應監(jiān)測體重、液體出入量等。患者要遵照醫(yī)囑按時用藥,不擅自加減劑量和停藥;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到醫(yī)院復診;出現(xiàn)癥狀及時就診。
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如何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樣適用。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在醫(yī)生評估身體狀況后,結合自身情況進行適度運動。
寒露時節(jié),推薦的運動項目包括走路及球類運動等。不過,“一場秋雨一場寒”,患者外出運動時要適當添衣,運動前要充分熱身,運動過程中要及時補水,避免過量運動。
為什么冷空氣會影響心血管病高發(fā)?
在季節(jié)轉換、冷空氣活動頻繁的時候,心血管疾病高發(fā),主要與氣溫低、運動少、吃得多、常感染這四個因素有關。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應對寒冷的考驗?
1、根據(jù)氣溫和自我感覺適當增減衣物。
2、飲食不要過于滋補。
3、適度運動。
4、及時接種流感疫苗。
5、加強疾病自我管理。
“生命在于運動”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樣適用。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在醫(yī)生評估身體狀況后,結合自身情況進行適度運動。

來源:
健康北京
健康報
校對:
樊琳琳
審核:
何愛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