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生病發(fā)燒時,父母都非常著急揪心,可是等到孩子體溫正常了,也別大意!因為孩子的體溫恢復正常后,并不意味著病就好了。今天小編就和您聊一聊,孩子退燒后家長應該怎么做。
快速了解本文重點,請至文末閱讀。

發(fā)熱只是疾病的表現(xiàn)



其實,發(fā)熱只是疾病的一種癥狀。當孩子感染了病毒或細菌時,身體會產生一系列的反應,其中包括發(fā)熱。發(fā)熱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它可以幫助身體抵抗病原體的侵襲。但是,發(fā)熱本身并不是一種疾病,它只是疾病的一種表現(xiàn)。
孩子的體溫恢復正常后,并不意味著病就好了。很多時候,孩子的身體仍然處于虛弱狀態(tài),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如果家長在孩子退熱后放松了警惕,沒有給予足夠的護理和關注,孩子很可能會再次生病。
此外,對于一些特殊的疾病,如流行性感冒,退熱后還需要繼續(xù)遵醫(yī)囑口服抗流感病毒藥物。這是因為流感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和變異性,如果抗病毒治療不徹底,很容易導致病情反復。
孩子退燒后該怎么做?



1
家長要重視及時復診。
即使孩子的體溫已經恢復正常了,家長也應該帶孩子去醫(yī)院復診,讓醫(yī)生檢查孩子的身體狀況。如果醫(yī)生建議繼續(xù)治療,家長應該按照醫(yī)生的要求給孩子服藥,不要自行停藥。
2
要注意孩子的飲食和休息
孩子退熱后,仍然需要大量的營養(yǎng)和能量來恢復體力。因此,家長應該給孩子提供營養(yǎng)豐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條、蔬菜湯等。同時,家長要讓孩子多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孩子過度勞累。
3
要注意孩子的個人衛(wèi)生
孩子退熱后,身體的抵抗力仍然較弱,容易受到病原體的侵襲。家長要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如勤洗手、勤換衣服、保持室內通風等。
別用這幾種退燒方法


1
捂汗退燒
讓孩子穿厚衣服或蓋厚被子,試圖“捂出汗”退燒。這樣做不僅無效,大量出汗還可能導致脫水,還可能導致孩子體溫上升,甚至引起嬰兒“捂熱綜合征”,可致生命危險。
2
冷水/冰塊擦浴
冷水/冰塊通過熱傳遞和融化吸熱等可降低周圍皮膚溫度。這樣做也只是降低局部溫度,對核心體溫效果不好,引發(fā)寒戰(zhàn)時,反而增加核心體溫。另外,冷水/冰塊擦拭還會明顯增加孩子不適、哭鬧,以及可能導致皮膚凍傷。
3
灌腸退燒
灌腸退燒缺乏安全性和安全劑量研究,因直腸吸收與口服吸收不同,臨床并不能準確把握劑量,容易用藥過量,增加肝腎損傷。
灌腸還可引起局部不適,如腹瀉、腸道刺激,頻繁使用還可能損傷直腸黏膜。不當操作甚至可能導致腸穿孔或更嚴重的后果。因此不建議作為兒童退熱方法,在無法口服藥物或緊急情況下,兒童通常會選擇栓劑。
4
放血退燒
放血退燒是一些傳統(tǒng)的民間療法,這種方法也缺乏科學證據(jù)支持,若衛(wèi)生消毒不當,更容易引發(fā)感染。而且針刺放血退熱,會明顯增加疼痛和兒童恐懼。
5
使用不安全藥物
一些家長錯誤地給兒童服用成人退燒藥或已經淘汰的兒童退燒藥,認為效果更好。但這些藥物的成分不合適,兒童使用容易出現(xiàn)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
6
用酒精擦浴退熱
不建議用這種方法給嬰幼兒退燒。
酒精可通過皮膚吸收,揮發(fā)時還可能通過肺泡膜吸收,使用不當,容易導致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毒,影響兒童智力發(fā)育。

孩子的體溫恢復正常后,并不意味著病就好了。很多時候,孩子的身體仍然處于虛弱狀態(tài),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如果家長在孩子退熱后放松了警惕,沒有給予足夠的護理和關注,孩子很可能會再次生病。

1.家長要重視及時復診。即使孩子的體溫已經恢復正常了,家長也應該帶孩子去醫(yī)院復診,讓醫(yī)生檢查孩子的身體狀況。
2.要注意孩子的飲食和休息。
3.要注意孩子的個人衛(wèi)生。家長要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如勤洗手、勤換衣服、保持室內通風等。

捂汗退燒
冷水/冰塊擦浴
灌腸退燒
放血退燒
使用不安全藥物
用酒精擦浴退熱

來源:
健康報
科普中國
校對:
樊琳琳
上一篇:返程高峰,如何預防流感
下一篇:@所有糖友,假期結束請做好血糖監(jiān)測